于富华到鄄城调研并看望第一书记

召开“第一书记”座谈会

校党委书记于富华为“农民夜校”揭牌

走访慰问困难家庭
1月19日,校党委书记于富华、副校长田立新、纪委书记邢桂强来到菏泽市鄄城县,出席了学校与鄄城县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并看望了三位驻村“第一书记”。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鄄城县委书记谷瑞灵,鄄城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袁红兵亲切会见了于富华一行。
在上午的签约仪式上,于富华指出,山东中医药大学与鄄城县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是校地双方真诚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面向未来、共创辉煌的良好开端。希望双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照协议内容做好对接和落实,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于富华强调,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2012年以来,学校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先后选派13名优秀干部到鄄城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科技副县长,学校党委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发挥学校优势,找准学校与地方工作的结合点,着眼长远,加强校地双方的联系,为“第一书记”以及科技副职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共同推动帮扶工作取得新成效,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校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鄄城县领导介绍了鄄城县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近几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并对学校对鄄城县各项事业发展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充分肯定了我校“第一书记”和科技副职依靠自身科技、人才和医疗服务优势,立足鄄城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坚持以科技扶贫为重点开展的各项工作。
下午,于富华、田立新、邢桂强来到鄄城县彭楼镇,就“第一书记”扶贫帮包工作进行调研指导。于富华一行先后到帮包的何庄村、舜城村和郭北口村实地查看了村内道路、村级办公场所等建设情况,走访慰问了部分困难家庭,并为村庄“业余党校”“农民夜校”揭牌。随后在彭楼镇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于富华对三位“第一书记”帮包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支持下,“第一书记”帮包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干部群众的认可。三位“第一书记”克服了个人、家庭、环境条件等诸多困难,牢记使命、扑下身子、真心融入、无私奉献,帮助驻村群众解决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办了许多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学校对“第一书记”工作十分重视,积极帮助“第一书记”争取政策、落实项目,两所附属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医疗服务队,开展义诊和健康宣传,为当地群众送去健康。
学校三位“第一书记”王永志、李春林、汪浩表示,感谢学校领导对“第一书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一定牢记嘱托,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进一步完善帮扶工作机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中医药特色,找准高校与地方工作的结合点,使驻村帮扶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办公室、组织部、纪委、学生处、科研处、继续教育学院、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负责人参加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