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等内容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12-12 [来源]: [浏览次数]:

12月9日上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行政楼328会议室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部分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校党委书记武继彪主持学习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树中,党委副书记田立新,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振国、金锋,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丽丽,党委委员王文姮、梁红卫参加学习。副校长李可建列席学习。

武继彪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要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用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开展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要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坚持“五育并举”,培育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武继彪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建设科技强国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加快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需要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的有力支撑。要立足山东、放眼全国,聚焦“一带一路”、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中医药“五个高地”等国家、省市重大发展战略,找准学校科研创新与重大战略的结合点,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四个面向”,在加强基础研究、推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在实现原始创新突破上下功夫,在提升中医药服务社会能力上下功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助力健康中国、健康山东建设。

武继彪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医药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是中医药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根基和源泉。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必须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要以《中华医藏》编纂项目为抓手,加强中医药经典文献研究,把中医药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中医药文化,用中医药文化涵养人。要进一步擦亮“三张名片”,通过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扁鹊文化节、“泰山论灸”等活动,提升中医药文化世界影响力。要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充分发挥学校全国全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作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药、接受中医药、爱上中医药。

武继彪强调,要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牢记“两个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良好校园政治生态。要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我省实施办法,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学习。

(来源:党委宣传部)